日期:2025-03-14
来源:西固发布
浏览次数:
2025-03-14
来源:西固发布
近日,西固区13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改革试点村在“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开设“(股份)经济合作社”账套,标志着试点村通过“事务分离”“资产移交”阶段的工作,明确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职责范围,通过“账套分设”阶段的工作,明确了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管理运营和村民委员会社会管理的主体地位,为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2018年西固区开展全国第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紧紧围绕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目标,稳步有序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于2022年4月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标志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与成员确认方面,全区共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8个,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7.6万人,发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份额)证2.29万本,自2018年以来,连续6年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了全面清查核实,共计核实集体资产19.25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21.03万亩,为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与平台建设方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和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长效机制,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运转良好,75个电子账套正常运行,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账实相符”,共录入经济往来合同874份,资产资源卡片4932张,实现“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与省纪委监委系统“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顺畅对接,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31个村(城改社区)“三资”管理进行了审计监督,陈坪街道孟家山村创建为2024年度“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运行示范村”,构建起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协同化监督新模式。
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收入增长方面,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推进,乡镇(涉农街道)和村(城改社区)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2024年全年召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度会4次,探索出资源开发型、物业出租型和产业带动型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导培育出达川镇上车村、河口镇岗镇村、柳泉镇中坪村、西柳沟街道张家大坪村、四季青街道光月山村、陈坪街道孟家山村等先进典型,2024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743.94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1664.73万元。
同时,西固区农业农村局将按照“一年开展试点、两年整体推进、三年完善提升”的总体部署,在达川镇完成整镇试点(5个村)、其余乡镇(涉农街道)各完成1个试点村的基础上,总结试点村先行经验及成效,梳理思路措施,力争用三年时间,通过事务分离、资产分管、账套分设、核算分开,实现村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分设,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集体经济多种形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持续规范运行。以“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事务分离、资产分管、账套分设及核算分开,健全完善经营决策、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监督管理等制度,探索规范、高效的运营机制。
强化资产监管。明确集体资产权属,规范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推进资产管理、财务公开、审计监督“三位一体”,确保农村集体资产安全完整,规范清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往来合同,全部纳入农村集体“三资”平台管理。
提升发展实力。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模式,探索村村抱团发展、村企联动发展等形式,提高农村集体增加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美乡村”项目,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有一定社会认可度、有竞争优势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示范乡镇、样板村。